济川中学初三语文阶段试题
2019-03-22 13:52:00   来源:   点击:

济川中学初三语文阶段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

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内,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30)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提示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书写汉字。(4)

我们走过乡野,你在田间辛勤耕yún(   )我们走过城市,你在工地挥汗如雨;我们凝móu(  )办公室,你双手如梭,代码在指间行云流水;我们tiào(   )望钻井平台,你向深远处勘探,黑色的液体汩汩作响……我们看见一个个中国人在自己的位置上奋发,将旺盛的生命力huàn(   )发为光与热。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                               

A. 铁人三项赛包括哪些项目?什么时候在我市举行?老师对此逐一做了回答。

B. 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C. “鸥鸟亦知人意静,故来相近不相惊。在轰轰闹闹的现代生活中,厌烦了城市嚣音后,人们自然格外向往富春江那千金难买的宁静。

D.《论语十二章》选自《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3. 下列各句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

A. 泰兴市组织中小学生参观民防体验馆,旨在提高未成年人自救自护的意识和能力。

B. “家。中的家学习。中的都是介词。

C. “我家酸菜鱼色香味俱全,真是一道脍炙人口的好菜!

D. “春意盎然”“天经地义”“不速之客”“孕育生机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4.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每题1分,第4)

木受绳则直,                                          非志无以成学。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                    ”( 辛弃疾《破阵子·

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勾勒出英雄驭马挽弓、冲锋陷阵的场面;               

               ”(李贺《雁门太守行》)显示出英雄仗剑杀敌、报效祖国的气概。

5. 阅读《西游记》选段,回答问题。(3)

唐僧见他(行者)言言语语,越添恼怒,滚鞍下马来,叫沙僧包袱内取出纸笔,即于涧下取水,石上磨墨,写了一纸贬书,递于行者道:猴头!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与你相见,我就堕了阿鼻地狱!
 唐僧因何事写下这一纸贬书?(1)悟空后来又因为什么回到了唐僧身边?(2)

                                                                             

6. 下列关于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   )(   )(3分,多选不得分,选对一项得1分,选对两项得3分。)

A. 《小王子》是法国的圣·埃克苏佩里写的。书中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小王子所经历的各种历险。他先后到了五个星球及地球,最后又离开地球。

B.      小王子在沙漠中见到了狐狸,聪明的狐狸使小王子明白什么是生活的本质。

C.      《西游记》一书中,孙悟空曾化作仙丹被熊怪吞入肚中成功救出宝象国公主;在三探无底洞时,鼠精吃下悟空所变的红桃,腹痛难忍现出原形。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参军后当过侦察兵,后来又当骑兵。他在战场上敢于冲锋陷阵,还经常给战友们朗读《牛虻》。

E.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将计划中的小说写好了一部分,把它寄给一些老同志征求意见,人家都给以好评,但手稿在寄回途中被邮局丢失了。

7.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

济川教育集团的六好三有的校本课程建设要求学生养成六好习惯,为了让学生了解汉字的造字方法,养成写好字的习惯,九年级(1)班开展了汉字探究活动,通过不同途径搜集了以下资料。请认真阅读,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各国的文字,要算我们中国字为最美术的。别国的字,大都用字母拼合成,长短大小,很不均齐。只有我们中国的字,个个一样大小,天生是美术的。

材料二:成熟汉字约形成于夏商之际,而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熟的文字系统,是汉字的重年时期。中国古代一切思想观念、文化、文明都通过汉字这一载体才传布久远,保留至今。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实力。汉字是具有中国标识的文化符号,将使中国的文化传播更为有效,让世界更快更好地认识中国。

(1)    通过对图表与材料内容的分析,你能得出怎样的探究结论? (2)

                                                                                 

(2) 请从造字法的角度推测材料一中字蕴含的信息。(3)

                                                                                 

(3) 班级组织走近汉字主题演讲会,如果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为本次活动设计一个开场白(3)

要求:符合走近汉字主题;不少于60字。

                                                                                 

二、阅读理解(60)

() 阅读李商隐《北青萝》诗,完成第89题。(6)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注】():日没的地方。一枝藤:指诗中孤僧用的手杖。

8. 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A. 首联写诗人寻访僧人之事。时当红日初升,诗人进入山中,去拜访一位住在茅屋的僧人。

B. 颔联二句写景而兼记行踪,景中暗含着僧人和诗人的影子,言简意丰,蕴藏极富,堪称妙笔

C. 颈联字与次句的字相呼应,因为是孤僧,所以独自敲

D. 诗人先写出访,次写途中,再写遇僧,最后以思想收获作结

9. (1) 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诗中僧人的形象。(2)

                                                                                 

 (2) 尾联流露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2)

                                                                                 

 ()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齐韩魏共攻燕》,完成 1014 题。(14 )

齐、韩、魏共攻燕,燕使太子请救于楚。楚王使景阳将而救之。暮舍,使左右司马各营壁地。已,植表。景阳怒曰:女所营者,水皆至灭表。此焉可以舍!乃令徙。明日大雨,山水大出,所营者水皆灭表,军吏乃服。

于是遂不救燕,而攻魏雍丘,取之以与宋。三国惧,乃罢兵。魏军其西,齐军其东,楚军欲还,不可得也。景阳乃开西和门,昼以车骑,暮以烛炬,通使于魏。齐师怪之,以为燕、楚与魏谋之,乃引兵而去。齐兵已去,魏失其与国,无与共击楚,乃夜遁。楚师乃还。

【注】灭:不见,指淹没。与国:同盟国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而救之 (        )                (         )                     

    其西(         )                乃夜(        )      

11.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    )

例句:取之与宋

A.岁大穰(《以虫治虫》)         B其人奏(《赵普》)

C备一板内有重复者(《活板》)   D.可为师矣(《论语》)

12.用“/ ”给下面的文字划分停顿(两处)(2 )

13.翻译下列句子。(4)

(1) 暮舍,使左右司马各营壁地。

                                                                             

(2)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14齐韩魏共同攻打燕国,楚将景阳率军救援,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他作为领导者,具备了哪些方面的能力(不少于两点,2)

                                                                             

(三)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 给厨余垃圾安个家》,完成1517题。(10)

厨余垃圾包括:熟厨余(剩菜、剩饭、菜叶等)、生厨余(果皮、蛋壳、茶渣、骨、贝壳等)和其他(家庭生活饮食中所需用的源材料、熟食或残留物)厨余垃圾的一般处理方法有焚烧处理和直接丢弃两种方式。焚烧处理厨余垃圾,容易降低垃圾焚烧的热值,增加二噁英(一种无色无味、毒性严重的脂溶性物质)产生的可能性,从而需要更多的化石燃料助燃;直接丢弃厨余垃圾,容易对许多可回收物造成污染,使一些可回收物不可再回收利用,从而导致资源的浪费。

怎样比较合理地给厨余垃圾安个家?这就是利用厨余垃圾制作环保酵素。

具体做法是:首先,准备切碎的果皮菜叶、变质的米饭等厨余垃圾、红糖、塑料瓶等材料;接着,按照1:3:10的比例把糖、厨余垃圾和水混合并搅匀,在容器中留20%的发酵空间,除了定时放出发酵气体,还要仔细观察发酵过程的变化;3个月后,你会发现酵素的颜色变成了黑色,如果酵素液呈现黑色,表示发酵不成功,需加入红糖继续发酵,再耐心地等待3个月,由厨余垃圾制作的环保酵素就制作成功了。

经过长期观察发现,成功的酵素一般为棕黄色,有时带有白色粉末。酵素的味道因材料而异,多为清香的果酸味,偶尔出现淡淡的酒味。制作过程中若液体呈黑色并有臭味,表示制作失败,可加入更多红糖,继续发酵。若长黑毛、绿毛,也可以同样处理。如果容器中发现虫子、虫卵,应检查密闭性,但不必处理。

那么,制作出来的环保酵素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用呢?

环保酵素,即垃圾酵素,由泰国的乐素昆·普潘翁博士研发。酵素,又称为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蛋白质内包含氧、二氧化碳、维生素、矿物质及初期的荷尔蒙。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拿它清洁家居、清洗果蔬、活化土壤、杀虫防病、杀菌除味,环保又节约。

原来,厨余垃圾也蕴藏着这么有趣又有用的科学知识,同学们是不是可以自己动手试一试呢?

15. 段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

                                                                                 

16. 按照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5)

(1) 结合文章,说说题目给厨余垃圾安个家’”的意思。(2)

                                                                             

(2) 阅读第,结合相关词句说说本段的说明顺序。(3)

                                                                             

17. 下列句子表述与原文内容符合的一项是(2)            (      )

A. 4个月后,你会发现酵素的颜色变成了黑色,如果酵素液呈现黑色,表示发酵不成功,需加入红糖继续发酵

B. 经过长期观察发现,成功的酵素一般为褐黄色,有时带有白色粉末。

C. 段承上启下,运用问句,引发思考,激发读者兴趣。

D. 若长黑毛、绿毛,也可以同样处理。如果容器中发现虫子、虫卵,应检查密闭性,也可以处理。

 () 阅读白若北的《大巧不拙》一文,完成1820题。(10)

古人云: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直大巧之下,总刻意隐藏真实的智才与能力。但是魑魅魍魉,以真拙之实,行大巧之势;庸才常以守拙为由,畏首畏尾,碌碌无为。

真正的巧,乃大巧之实,不以短时外露的浅薄为名,不以委曲求全的将就结束。大巧之人,不求虚与委蛇的心计伪饰,泰然自处之;小巧之人,常故作拙态,自诩是谦虚,实则小巧之极——无外乎是小聪明罢了。

大巧无巧术,用术者乃为拙。钟离权教吕洞宾点石成金术前曰:所点之金,与真金不同,真金始终如一;所点之金,五百年后,仍变为石也。即使是传说中的点石成金之术,用的也只是障眼法之术,石头终归是石头,拙并不能取代巧。

一味显拙之巧,非大巧也。大直非屈,若屈而已;大巧非拙,若拙而已。由此推之,世间一切莫不如是。若人无大巧之质,而刻意强求,难免不步发疯举子范进后尘。若真胸无点墨,少慧眼智才,哪怕再显拙于世,也只能籍籍无名。

大巧者亦非一蹴而就。立大事者,不唯超世之才,亦必持进取之志。人生自古无捷径,唯有脚踏实地、因势利导、顺势而行才是大巧之道。若不求上进,却以若拙为借口,盲目乐观和阿Q式精神胜利法都是无用之功。

奥托瓦拉赫本被公认为文艺界不可造就之才,可他找准短板与优势,改入化学之门,一丝不苟的心性从此如鱼得水,大巧之智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最终发明人工香料,为后世创造出财富。若拙不拙,内里自强不怠,方可闲庭信步,坦荡行走于天地间。

不愚不拙,才是真正的大智大巧。

是金玉其中、真才实学之巧,是因势利导、脚踏实地之巧,是坚持积累与真诚上进之巧。唯其如此,人生才见鲜活,世界才显灵动,历史才有风韵。

                                        (选自《意林》2019年第3期,有改动)

18. 请你写出文章的中心论点。(3)

                                                                                 

19. 小节的划线句运用             论证方法,除具体有力地论证了                   

      的观点外,还有                             作用和效果。(3)

20. 段能不能删去?请谈谈你的观点并说说理由。(4)

                                                                                 

 () 阅读袁秋茜的《烟火里的疼爱》,完成21—24题。(20)

天色已晚,月儿初升。回到家时,舟车劳顿的我显得很不精神。原想吃点茶泡饭就得了,洗洗便睡,堵了一天的车,根本没有什么胃口。

母亲不同意,她说知道我要回来,白天就买好了饺子皮,下午剁肉做馅儿,晚上包好了就可以吃上热乎乎的饺子,空着肚子的人哪能睡一场好觉么?于是,她让我歇着,自己开始了忙活。

虽然一身倦意,但我看着她端来菜肉馅儿,拿出圆筛子,放上一碗水,摊开了饺子皮,熟练无声地包着饺子,我不再好阻止。灶台旁放着的花茶,那是我过年时带回家给她泡着喝的,因为常听她说受凉嗓子疼,想着花茶可以润喉滋脾。我过去打开一看,还有很多包,只有一包是撕开口的,我问母亲:怎么没泡呢?

她抬头望了我一眼,继续低着头包饺子。我喝不惯的,白开水就行了,冲茶多麻烦啊。”“那包饺子不麻烦吗?直接白开水泡点饭不是很省事?我捧着茶杯坐在母亲身边,随口问道。你回来了做什么都不麻烦,我一个人哪怕是喝茶都觉得费工夫。听到她的回答,我倒是有几分后悔。实在是不知道如何回应这份她觉理所当然的疼爱,让我很心暖又很心疼。

听隔壁王婶说,平日她一人在家的时候,若不是过节祭祀的日子,很少煮肉烧鱼,常常是炒点自家长的蔬菜,烧一个汤便能应付一日三餐。耗费时间精力的,比如饺子、擀面、烙饼这类的,她是不愿意忙的。

可我回来了,她必然是要大肆在油烟里做各种吃的,从不怕麻烦。

回到家的第二个晚上,她捧出了田里留着最老的南瓜,切开,去除掉黄艳艳的囊,打算烙南瓜饼。她笑意浓浓,拍着南瓜给我看,南瓜越老越香,特意给你留着,做南瓜饼的手艺可是从你外婆那里传下的。听她得意的语气,我真觉得她好像一个等着被夸的孩子。然而我知道,做南瓜饼耗时费力,光站在灶台边一个个煎就需一两个钟头,凡是好吃的食物都是要倾心去做的。

她愿意用整晚的时光去为我做南瓜饼,她说,每次吃都会想起外婆,每次做出来都会想是否和外婆曾经为她做的一样。我知道,她是想我以后吃到南瓜饼也会想到她,吃不到会深深想念,她想将她做的味道烙进我的生命里,令我念念不忘。

我看着她用不锈钢的勺子一点点将南瓜肉刮下来,那逐渐堆砌的南瓜肉儿卷着边,在瓷盆里精致得很,仿佛是艺术品。再把准备好的鸡蛋打在南瓜肉里,放上切好的一堆碎葱,然后撒上盐、倒上豆油、添点味精。这时去看瓷盆里的南瓜,漂亮得很,大片的黄配上新鲜的绿,没有被破坏的鸡蛋就像娃娃躺在上面,单单去看,我就觉得世界的幸福应该都汇聚在这里了。

母亲让我起火热锅,她则将面粉散落在南瓜肉里,配上水将所有的一切搅拌在一起,粘稠稠的,和匀等着入锅。我们一会儿就可以尝到香喷喷的南瓜饼了,明天中秋节,还可以盛两个放盘子里祭月亮……”母亲站在灶边等着锅热,往窗外看着那轮已经渐圆的月亮,这个中秋不再是一个人,她应该挺开心的吧。

我享受这样的时刻,母亲在锅边用勺子一个个烙着,锅里的南瓜裹着面粉,一点点变得金黄,散发出沁人的香,她的脸上有着满足的笑容,说着一些寻常的话。我添着柴火,时不时跑到她身边,眼馋着锅里的南瓜饼,嗅一鼻子的南瓜香,体会着油烟里的她的快乐。简单不喧哗,外面的月亮就安静地照着屋内的我们。

待第一锅的饼熟了出锅,母亲放在窗边凉一会儿,就用筷子夹了一块让我张嘴尝。她常说:孩子无论多大,在父母眼里始终是孩子。所以我就真像一个孩子接受着她的宠溺。南瓜饼入口香甜。母亲做的南瓜饼,有着整个秋天的味道,带着烟火里的深情,无声无息就入了生命里。

月亮已经升至树梢,皎洁圆润,安静地照着屋内的我们,村子里一片宁静而清凉。满满一盆的南瓜饼在屋内散发着清香,我们边烙边吃,全部烙好后,收拾碗筷,洗刷锅盆,母亲才发现刮南瓜肉的时候太过用力,手指都划出了小口子,沾水了会隐隐作痛。

我说:吹吹吧,给你贴上创口贴,怎么那么不小心呢?母亲憨憨笑着说:忙着做好吃的,一点都没觉得。你回来了高兴,一点都不疼。她身上满满的南瓜香,还有岁月静好的味道,让回家的我倍感心安。

母亲在,家才是我日夜思念的地方,她做的所有饭菜,今生难忘其味。我会永远记得母亲在烟火里给我的疼爱,带着温暖走过日后的岁月。

窗外,月色皎洁,月华满地……

(选自《知识窗》2019年第1期,有改动)

21. 文章围绕母亲和我写了三件事,请参照例句的样式,请在横线上,依次填上相关内容。通读全文,完成填空。(6)

事件

的心情

母亲为我包饺子

享受

母亲划破手指,我给母亲贴创可贴

22. 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两小题。(5)

(1) 母亲做的南瓜饼,有着整个秋天的味道,带着烟火里的深情,无声无息就入了生命里。(体会加点词的作用)(2)

                                                                           

(2) 听隔壁王婶说,平日她一人在家的时候,若不是过节祭祀的日子,很少煮肉烧鱼,常常是炒点自家长的蔬菜,烧一个汤便能应付一日三餐。(从描写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作用)(3)

                                                                           

23. 文章的标题烟火里的疼爱,有什么好处?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3)

                                                                             

24. 本文结尾和链接材料在写法上有相似之处,请说出两位作者这样设计的用心有何不同。(6)

【链接材料】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都德《最后一课》)

相同点:                                                                          

不同点:

【本文】                                                                           

【链接】                                                                        

三、作文。(60)

25. 请以换位思考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人名;

(3)书写工整规范。                             命题:袁海燕、符建美、黄晓峰

济川中学初三语文阶段试题  2019.03.21

参考答案

1.       耘、眸、眺、焕(4)

2.       D(2)

3.       D(2)

4.      

5.       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责怪悟空滥杀无辜(1 )。悟空心中挂念师傅,师父有难(被黄袍老怪变成老虎),八戒求情(采用激将法)(2 )(意思答对即可)

6.  AC(3)

7. (1)围绕汉字发展呈现由形象到抽象的演变趋势:根据事物的形象造字,是汉字的选字方法之汉字具有美感:汉字是表义文字等任意一方面回答即可。(2 分,写到两点即可)

(2)会意字(1)家由宀和豖构成。豖养在房子里,有房子有猪,就像个了。(1)字的构造,反映了远古时期人们对富足安定生活的向往。(1)

(3)开场白一般是先写称呼和问候语(1),然后介绍活动的内容或意义(1),最后宣布活动开始(1)。围绕走近汉字的主题来拟写即可。注意语意要清晰,要有号召性和鼓动性。

8. A(2 )

9. (1)“茅屋,写出僧人居处的简朴,孤僧,写出僧人的不厌孤独;人何在,诗人于山林间四处张望的神态,显现出山间林木的密集和僧人的幽藏,愈发表现出这位孤僧远避红尘的意趣;独自敲磐,虽只身独处,而未怠佛事,可见其对佛的虔诚。(2分,两点即可)

(2)淡泊之怀面对现实、从容之心面对仕途荣辱。(2 )

赏析:这首诗首联写诗人寻访僧人之事。时当红日西沉山谷,诗人进入山中,去拜访一位住在茅屋中的僧人。茅屋,写出僧人居处的简朴,孤僧,写出僧人的不厌孤独。而诗人此时正逢生活清苦、亲朋离散的艰难岁月,他寻访这样一位清苦而孤居的僧人,显然是要从对方身上获得启示,以解除自身的苦恼。

颔联写诗人寻访所经之路程、所见之景物。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时当深秋,满山的林木飘下纷纷的黄叶,诗人要找的那位孤僧,却不知住在哪里。人何在,诗人于山林间四处张望的神态,显现出山间林木的密集和僧人的幽藏,愈发表现出这位孤僧远避红尘的意趣,这正是诗人探访的目的。对句更将僧人的幽藏作进一步的渲染:诗人沿着寒云缭绕的山路,盘曲而上,已不知把那盘山之路走了几重。山路入云,已见其高,何况入的是寒云寒云路几层不仅写出僧人的高居尘上,也写出诗人不畏辛劳和艰险、一心追寻禅理的热切之举。此联二句写景而兼记行踪,景中暗含着僧人和诗人的影子,言筒意丰,蕴藏极富,堪称方家妙笔。

经过千回万转,诗人终于找到了茅屋,见到了孤僧,颈联以精炼的笔墨描绘了僧人的简静生活:独敲初夜磐,闲倚一枝藤。”“初夜二字与首句残阳相关照,写出到达茅屋的时间。夜幕降临,僧人在茅屋中独自敲磐诵经。字与次句的字相呼应,因为是孤僧,所以独自敲磐。虽只身独处,而未怠佛事,可见其对佛的虔诚。诗人此时站在茅屋外边,耳听清脆的磐声,眼望寂静的星辰,深感佛界的静谧与安详,此中再无红尘之困扰。待到僧人佛事已毕,诗人走进茅屋,与之交谈,对交谈的情状仅用闲倚一枝藤五个字概括,却内蕴丰富。僧人所,仅此而已,生活之清苦可以想见;难得的是僧人那份态,居清贫而安闲自如,从容不迫。 尾联写诗人获得了思想的启迪。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佛教认为大千世界全在微尘之中,人也不过就是微尘而已。诗人领悟了这个道理,表示今后不再纠缠爱憎,众心净虑,以淡泊之怀面对仕途荣辱。 

10. 带领;树立;驻军;逃跑

11. B

12. / /

13. (1)晚上宿营时,景阳派下属左右司马分别构筑营垒。

(2)那么愚笨平庸和聪慧敏捷,对于人所起的作用,难道有不变的规律吗?

14. 景阳看到下属建的营垒,考虑大雨来了,会淹没,及时迁徙,表现他有远见、居安思危;当楚国夹在齐国和魏国之间,无法撤回时,景阳想方法做出与魏军通使的模样,让他们互相生疑而撤兵,表现了他的智慧、随机应变的能力。

译文:齐、韩、魏三国一同进攻燕国,燕国派太子向楚国求救。楚王派景阳率兵救燕。傍晚宿营,景陌命左右二司马各自选地扎营,安营完毕,树立军营标记。景阳生气地说:你们安营的地方,洪水可以淹没军营的标记,这里怎么能住宿呢?

于是命令军队转移。第二天下起了大雨,山洪咆哮而来,原来安营的地方,洪水全都淹没了军营的标记,将士们才信服。在这种情况下楚军没有去援救燕国,而是去进攻魏国的雍丘,攻下雍丘后把它送给宋国。齐、韩、魏三国都很恐惧,于是停止进攻燕国。魏国军队在西面,齐国军队在东面,楚国军队想要回国,没能成功。景阳就打开军营的西门,白天让车马来往,晚上用烛火照得通明,景阳还时常派使者到魏国军营。齐国军队感到奇怪,以为燕、楚两国与魏国图谋自己,就率兵离开了。齐国军队撤离后,魏国失去了盟国,没有同它一起进攻楚军的伙伴,于是在夜里逃跑了。

15. 分类别,将厨余垃圾的一般处理方法分成焚烧处理和直接丢弃两种加以说明,更有条理清晰地说明了常见的处理方法及其弊端。

16. (1)对厨余垃圾进行合理处理。

(2)时间顺序,先说明要准备材料,接着要按比例混合发酵,等3个月后看结果处理。这是按制作的先后顺序说明的。

17.  C

18. 不愚不拙,才是真正的大智大巧。(3)

19. 举例,(1)大巧无巧术,用术者乃为拙(1)  增添神话色彩或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或增添文章的趣味性(3点任意一个,1)

20.不能删去,第小节补充论证(1)的内涵(1)的影响或作用(1),更全面、完整地证明了中心论点(1)

21. 心暖又很心疼,母亲为我做南瓜饼,关爱、心安

22.  (1)无声无息没有声音和气息,形容没有动静或没有什么声响的意思(1),文中指南瓜饼中承载着的母亲深沉无私的爱,默默地融入了的生命中,不求回报。(1)

(2)侧面描写(1)通过王婶的话知道了母亲平日饭食的简单、马虎或与母亲不嫌烦琐为我准备美食对比(中间两点任一点即可,1),写出了母亲对我深沉的爱。(1)

23. 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母亲是通过做饭来表现对儿女的疼爱(1)疼爱暗示了文章的主旨,歌颂了母爱,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恩(1);设置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1)

24. 相同点:余味无穷,言有尽而意无穷(2)

不同点:【本文】景物描写、首尾呼应,以描写月色作为结尾,渲染一种温馨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感恩)之情。(2)

【链接】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写出了韩麦尔先生面对国土沦丧这个残酷现实时的痛苦心理,包含了他爱祖国、恨敌人的复杂情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