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平安校园 > 正文

【探索发现】我要举报,这样的学校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2019-01-08 01:01:49   来源:   点击:

编者:读了下文,不禁沉思。究竟是什么束缚了教师的手脚,是什么禁锢了学生的天性。安全应该如何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您有好的办法吗?



李镇西:请让我带您去看一所让人惊奇和感动的学校——新北市成福国民小学

 

 

在台湾,凡是冠以“国民”的小学和中学,都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即小学和初中。比如,如果是“国民中学”,那肯定是公办初中。我们今天上午参观考察的新北市成福国民小学,便是一所公办学校。

学校位置比较偏,类似于城郊结合部,是在一个山坡上,所以进校门得上一段台阶。知性而端庄的张乃文校长在校门口迎接我们。在一间会议室,校长做了简洁而真诚的致辞,然后由教务主任给我们介绍学校的课程建设。从教务主任的介绍中我们得知——

成福国小建校已有98年,全校共有11班,学生总数195人。其中家境弱势的学生超过60%,特殊学生(自卑症、智障等特殊孩子)占10%。近几年来,成褔国小的校本“环境教育”课程编写以学校愿景为核心,结合学校所在地的历史人文与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开发了成福国小特有的“人文教育课程”与“环境教育课程”。这些课程分为“生态环境”、“环境行动”、“生活应用”和“艺文创作”四大类。其中,“生态环境”包括:以水为家的植物、昆虫游乐园、赏蛙呱呱呱、鸟类的衣食住行、台湾蓝鹊的故事、微距摄影;“环境行动”包括:生态纪录片、动植物复育、生态伦理、生态游学;“生活运用”包括:社群与游戏、影像与生活、网路的应与安全、庆典与生活;“艺文创作”包括:主题摄影、生态写生、数位绘画、微电影、生态部落格。

不仅仅是开发这些课程,而且围绕这些课程,整个校园还有教学农园的设置、水生植物池的整理、透水铺面的铺设、生态教学橱窗的布置、生态步道的踏查到生态湿地的规划……因此目前在校园内记录到的生物相当丰富,共有水生植物131种、鸟类40种、蛙类11种、蜻蜓38种……这一切,让学生对家乡有了更深切的了解,进而培养了孩子们爱护乡土与自然的情怀。最近几年,学校共得到两次教育部“教学卓越奖”,并荣获“信息科技融入教学典范团队”。

说实话,在听校长和主任介绍时,我虽然感到了一些新意,然而并不十分激动。因为我在大陆许多学校听过太多的“创新”和“特色”,但大多言过其实——说的有十分,做的最多有三分。那一套又一套“理念”“模式”等等,多半正是拿来应付参观者的。

但是,我们走出会议室后,校园所展示出来的一切,让我们每一个老师都感到了惊奇。

我们听了一堂课,不,应该说是“看”了一堂课。这堂课叫什么名字我忘记了,但这堂课带给我的震撼实在太深了。主任把我们领到了一个水塘边。水塘不大,周围青草灌木,水面莲叶浮萍,塘中水草茂盛。一群手持尼康单反相机的孩子穿着青蛙服(齐腰的桶状的防水服)来到塘边,主任提醒他们:“如果相机不小心掉进水里怎么办?”孩子们回答:“马上把电池取出来!”主任很满意:“对的。只要把电池取出来就没事了,相机打湿了不要紧,电烘箱里烘干就可以了。但千万别关机!好,下去吧!”孩子们从一个木质的台阶上,慢慢下水。虽然水很深,但孩子们却缓缓地在塘中移动着身子,举着相机对着各种植物或昆虫拍照。

我完全懵了,心想这是什么课?居然这样上!主任告诉我,这个水草塘是人工挖的。原来这里是一幢老房子,但地面老渗水。后来发现这里原来是一处地下水源,于是干脆把房子扒了,挖了一个水塘。于是,这里便成了一个环境课程的最好课堂。

看着水中特别开心的孩子们,我问主任:“虽然孩子们都拿着相机拍,但我理解这并不是摄影课,你们的主要目的也不是教孩子们的摄影技术,而是以摄影为载体对孩子们进行生态环境教育。”主任说:“是的,我们通过这种孩子喜欢的方式,让他们感受自然,热爱生命,保护环境。”我又问:“孩子们手中的相机是家长买的呢,还是学校提供?”他说:“全部由学校提供。因为我们学校的学生家庭一般经济情况都不好。”

我们又来到塘边山坡上的一排木桌前,上面摆着水果打浆机、有木方框的筛子等等,几个孩子正忙碌着。原来孩子们这是在自制手抄纸。孩子们给我们讲解说,先把青草采来剪成一小段一小段的,再用水煮,然后用水果打浆机打成浆,倒进水里,最后用筛子过滤……这样,一张最原始的手抄纸便做成了。我看孩子们熟练地操作着,心动了,便按照孩子说的步骤操作起来。几分钟后,我做的纸也成功了。

 

离开了水塘,我们转校园,看到一个青蛙的雕塑。走近一看,不是雕塑,而是一个青蛙外形的碳窑。老师告诉我们,学校原来有一些几百年的古树,因为台风被吹断,有很多枝干,于是他们便在校园一角筑了这座窑,让孩子们实践怎么烧炭,而且还把烧的碳制作成碳笔,他们学校绘画课上孩子们用的素描碳笔都是他们在这个窑里面烧制的。

 


 

紧挨着这座蛙窑,是一台古老的砖灶。老师们在这里对孩子们进行传统生活的教育。当然,这里所说的“教育”依然不是抽象的说教,而是体验。孩子们在这里做饭,煮汤圆……

 

    在操场边,我们听一个可爱的胖胖的小男孩给我们讲解微距镜头里的昆虫。他开始有些紧张,刚一开口就说不出来了,只是对着我们一边想一边傻乎乎地笑。模样儿太可爱了。这时一位老师走过去,问他:“你从微距镜头里面看到的是什么?”这么一问,男孩很自然地便回答,然后接下来他的讲解就很从容了。后来我们得知,这男孩是一个智障的特殊儿童,但通过摄影他找到了快乐和自信。学校专门为他举办了个人摄影作品展。他还荣获了“总统教育奖”,这是台湾最高荣誉的学生奖。

我走过去,和孩子聊了起来。我问他叫什么名字。他大方地告诉我,并用手指在桌上给我写是哪几个字。我乐了:“原来你姓李啊!我也姓李,咱们李家的孩子,就是了不起!”他笑了。阳光照在他的脸上,他显得特别纯真可爱!


 

操场一角有一棵大树,两层楼房的房顶也有大树一半那么高。树下,一个孩子手持一根长长的金属杆儿,杆儿的顶端捆绑着一个相机。另外两个孩子给我们讲解着他们和这棵大树的一些故事。原来,这树上曾经有不少鸟巢,太树太高,他们无法上去拍摄。于是他们便在一根长长的金属杆上面捆绑相机,并用数据线将相机与ipad相连接。于是,这根自制的自拍杆便可以拍摄树上的鸟巢,并通过ipad便可以观察树上的鸟儿。真是太有趣啦!

 

 

 

放眼校园,房子是旧的,教室是旧的,操场是旧的,到处都有泥土和青草。想起大陆的许多小学,特别是名校,我不禁对同行的老师感慨:“在大陆,许多学校越来越精美、豪华和高大上:水磨石地面,瓷砖贴墙,喷泉水池,天文馆……总之,地面早已经干净得没有一点泥土了。孩子们在这样的校园里,被要求‘规范行为’‘文明休闲’,还有什么‘轻手轻脚,轻拿轻放,轻言细语’,整个学校就没有孩子尽情撒欢甚至撒野的地方!而这里的校园,如果按大陆某些验收标准,硬件就过不了关。但这里却是孩子们的乐园!这才是学校!”

让我和老师们感动的,还是这所学校的老师对孩子们的爱。这种爱,体现在课程开发既从教育者的理念出发,也着眼于满足儿童的天性和情趣——正如我说过的:“好的教育,应该既有意义,也有意思。”也体现在对每一个孩子,包括特殊儿童的关照,让他们感到生活的快乐而作为一个人的尊严。

离开学校的时候,我们在校门口合影,我特意把那个获“总统教育奖”的小男孩叫上,让他和我们一起合影。张乃文校长特别对我们说:“我知道你们下午要去台北市立建国高中。那里的生源和我们学校的学生完全不同,有许多方面是不好比的。”我没完全听懂张校长的话,但出了校门口,我特意回头握着张校长的说:“你们让我惊奇和感动!成福国小,是一所真正充满爱的学校!”

 

   

下午,我们参观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该校是台北最牛的中学,已建校118年。接待的老师告诉我们,建国高中生源超好,高一录取率为1%,是多夺得各科奥赛金牌最多的学校;高三毕业1000余名学生,考上台湾大学的就有600多人!马英九就是这个学校毕业的学生——但他们并没有说马英九是他们“培养”的,只是说马英九曾经在这里读过书。

我一下明白上午离开成福国小时,张校长为什么要说那番关于“生源”的话了,她是担心我们下午看了建国高中的“赫赫成果”而轻看成褔国小。其实,正如张校长所说,这两所学校是不好简单比较的。我也无意否定建国高中。但是,一所只教“优生”的学校,和一对所有普通孩子倾注爱心与智慧的学校,我显然更发自内心地敬佩后者。

我很自然地想到了大陆的一些类似于台北市立建国高中的名校牛校(但大陆的名校牛校从不主动说生源好)。于是在和建国中学校方的交流中,我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最好的医院,都是收治最难治的病人,而最好的中学却都是招收最优秀的学生?医生与教师各自的价值在这里区别开来了。教育的意义何在?”

  

         2016年3月31日